Node 第 2 天笔记
Node 第 2 天
1. 学习目标
◆  能够使用 http 模块写一个基本的 web 服务器
◆ 能够说出模块化的好处
◆  能够知道 CommonJS 规定了哪些内容
◆  能够说出 Node.js 中模块的三大分类各自是什么
◆  能够使用 npm 管理包
2.  http 模块
2.1  什么是 http 模块
http模块是Node.js官方提供的、用来创建web服务器的模块。通过http模块提供的http.createServer()方法,就能方便的把一台普通的电脑,变成一台Web服务器,从而对外提供Web资源服务如果要希望使用
http模块创建Web服务器,则需要先导入它
const http = require('http')  | 
2.2 进一步理解 http 模块的作用
服务器和普通电脑的区别在于,服务器上安装了
web服务器软件-  例如:
IIS、Apache等。通过安装这些服务器软件,就能把一台普通的电脑变成一台 web 服务器 
-  例如:
 在
Node.js中,我们不需要使用IIS、Apache等这些第三方web服务器软件。因为我们可以基于Node.js提供的http模块,通过几行简单的代码,就能轻松的手写一个服务器软件,从而对外提供web服务
3. 服务器相关的概念
3.1  ip 地址
IP 地址就是互联网上每台计算机的唯一地址,因此IP 地址具有唯一性-  
IP 地址的格式:通常用“点分十进制”表示成(a.b.c.d)的形式,其中,a,b,c,d都是 0~255 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
- 例如:用点分十进表示的 
IP地址(192.168.1.1) 
注意事项:
互联网中每台 Web 服务器,都有自己的 IP 地址
- 例如:大家可以在 
Windows的终端中运行ping www.baidu.com命令,即可查看到百度服务器的IP 地址2. 在开发期间,自己的电脑既是一台服务器,也是一个客户端,为了方便测试,可以在自己的浏览器中输入 `127.0.0.1` 这个 `IP 地址`,就能把自己的电脑当做一台服务器进行访问了 
3.2 域名和域名服务器
尽管
IP 地址能够唯一地标记网络上的计算机,但IP地址是一长串数字,不直观,而且不便于记忆,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另一套字符型的地址方案,即所谓的域名地址(Domain Name)IP地址和域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,这份对应关系存放在一种叫做域名服务器(DNS,Domain name server)的电脑中。使用者只需通过好记的域名访问对应的服务器即可,对应的转换工作由域名服务器实现。因此,域名服务器就是提供IP 地址和域名之间的转换服务的服务器
注意事项:
-    单纯使用 
IP 地址,互联网中的电脑也能够正常工作。但是有了域名的加持,能让互联网的世界变得更加方便 -    在开发测试期间, 
127.0.0.1对应的域名是localhost,它们都代表我们自己的这台电脑,在使用效果上没有任何区别 
3.3 端口号
-  在一台电脑中,可以运行成百上千个 
web 服务 -  每个
web 服务都对应一个唯一的端口号 -  客户端发送过来的网络请求,通过端口号,可以被准确地交给对应的 
web 服务进行处理 

4. 创建web服务器
4.1 实现步骤和核心代码
-   导入 
http 模块 
const http = require('http')  | 
-  创建 
web服务器实例 
// 调用 http.createServer() 方法,即可快速创建一个 web 服务器实例  | 
-  为服务器实例绑定 
request事件 
// 为服务器实例绑定 request 事件,即可监听客户端发送过来的网络请求  | 
- 启动服务器
 
// 调用服务器实例的 .listen() 方法,即可启动当前的 web 服务器实例  | 
4.2 创建基本的服务器
// 1. 导入 http 模块  | 
4.3  req 请求对象
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,就会调用通过 server.on() 为服务器绑定的 request 事件处理程序,如果想在事件处理程序中,访问与客户端相关的数据和属性,可以使用如下方式:
server.on('request', function (req, res) {  | 
4.4  res 响应对象
在服务器的 request 事件处理程序中,如果想访问与服务器相关的数据和属性,可以使用如下方式
server.on('request', function (req, res) {  | 
4.5 解决中文乱码问题
当调用 res.end() 方法,向客户端发送中文内容的时候,会出现乱码问题,此时,需要手动设置内容的编码格式
server.on('request', function (req, res) {  | 
5.  根据不同的 url 响应不同的内容
5.1 核心实现步骤
-  获取请求的 
url地址 -  设置默认的响应内容为 
404 Not found -  判断用户请求的是否为 
/或/index.html首页 -  判断用户请求的是否为 
/about.html关于页面 -  设置 
Content-Type响应头,防止中文乱码 -  使用 
res.end()把内容响应给客户端 
5.2 动态响应内容
server.on('request', function (req, res) {  | 
6.  时钟 web 服务器案例
6.1 核心思路
把文件的实际存放路径,作为每个资源的请求 url 地址

6.2 实现思路
- 导入需要的模块
 -  创建基本的 
web服务器 -  将资源的请求 
url 地址映射为文件的存放路径 - 读取文件内容并响应给客户端
 - 优化资源的请求路径
 
6.3 实现步骤
- 导入需要的模块
 
// 1.1 导入 http 模块  | 
- 创建基本的 web 服务器
 
// 2.1 创建 web 服务器  | 
-  将资源的请求 
url地址映射为文件的存放路径 
server.on('request', (req, res) => {  | 
- 根据映射过来的文件路径读取文件
 
// 4.1 根据映射过来的文件路径读取文件  | 
- 优化资源的请求路径
 
// // 3.2 把请求的 url 地址,映射为本地文件的存放路径  | 
7. 模块化
7.1 什么是模块化
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,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。对于整个系统来说,模块是可组合、分解和更换的单元
编程领域中的模块化,就是遵守固定的规则,把一个大文件拆成独立并互相依赖的多个小模块
把代码进行模块化拆分的好处
- 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
 - 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
 - 可以实现按需加载
 
7.2 模块化相关的概念
- 模块化规范就是对代码进行模块化的拆分与组合时,需要遵守的那些规则,例如:
 
- 使用什么样的语法格式来引用模块
 - 在模块中使用什么样的语法格式向外暴露成员
 
- 模块化规范的好处: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模块化规范写代码,降低了沟通的成本,极大方便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调用,利人利己
 
8.  Node 中的模块化
8.1  了解 Node 中模块的 3 个大类
Node.js 中根据模块来源的不同,将模块分为了 3 大类,分别是:
-  内置模块(内置模块是由 
Node.js官方提供的,例如fs、path、http等) -  自定义模块(用户创建的每个 
.js文件,都是自定 义模块) - 第三方模块(由第三方开发出来的模块,并非官方提供的内置模块,也不是用户创建的自定义模块,使用前需要先下载)
 
8.2  使用 require 方法加载模块
使用强大的 require() 方法,可以加载需要的内置模块、用户自定义模块、第三方模块进行使用。例如:
// 1. 加载内置的 fs 模块  | 
注意事项 1: 使用 require() 方法加载其他模块时,会执行被加载模块中的代码
// 加载模块.js  | 
// 被加载模块.js  | 
注意事项2: 在使用 require 加载用户自定义模块期间,可以省略 .js 后缀名
// 加载模块.js  | 
8.3 了解模块作用域的概念以及好处
8.3.1 什么是模块作用域
和函数作用域类似,在自定义模块中定义的变量、方法等成员,只能在当前模块内被访问,外部文件是访问不到的,这种模块级别的访问限制,叫做模块作用域
// 被加载的模块.js  | 
// 加载模块.js  | 
8.3.2 模块作用域的好处
防止了全局变量污染、文件依赖等问题的产生
8.4   module 对象
8.4.1  了解 module 对象
在每个 .js 自定义模块中都有一个 module 对象,它里面存储了和当前模块有关的信息,打印如下:

8.4.2  了解 module.exports 对象的作用
在自定义模块中,可以使用
module.exports对象,将模块内的成员共享出去,供外界使用外界用
require()方法导入自定义模块时,得到的就是module.exports所指向的对象
// 记载模块.js  | 
// 被加载的模块.js  | 
8.4.3  使用 module.exports 向外共享成员
// 加载模块.js  | 
// 被加载的模块.js  | 
8.4.4 共享成员时的注意点
使用 require() 方法导入模块时,导入的结果,永远以 module.exports 指向的对象为准
// 加载模块.js  | 
// 被加载模块.js  | 
8.5  exports 对象
由于 module.exports 单词写起来比较复杂,为了简化向外共享成员的代码,Node 提供了 exports 对象。默认情况下,exports 和 module.exports 指向同一个对象。最终共享的结果,还是以 module.exports 指向的对象为准
console.log(exports)  | 
// 将私有成员共享出去  | 
8.6  exports 和 module.exports 的使用误区
-   时刻谨记,
require()模块时,得到的永远是module.exports指向的对象 -  注意:为了防止混乱,建议大家不要在同一个模块中同时使用 
exports和module.exports 
exports.username = 'Tom' // 不会被打印  | 
module.exports.username = 'Tom'  | 
// 两个都会执行  | 
// 三个都会打印  | 
8.7  CommonJS 模块化规范
-  
Node.js遵循了CommonJS模块化规范,CommonJS规定了模块的特性和各模块之间如何相互依赖 -  
CommonJS规定: 
- 每个模块内部,
module变量代表当前模块 module变量是一个对象,它的exports属性(即module.exports)是对外的接口-  加载某个模块,其实是加载该模块的 
module.exports属性。require() 方法用于加载模块 
9. 包
9.1 什么是包
-  
Node.js中的第三方模块又叫做包 
9.2 包的来源
- 不同于 
Node.js中的内置模块与自定义模块,包是由第三方个人或团队开发出来的,免费供所有人使用 -  注意: 
Node.js中的包都是免费且开源的,不需要付费即可免费下载使用 
9.3 为什么需要包
-  由于 
Node.js的内置模块仅提供了一些底层的API,导致在基于内置模块进行项目开发的时,效率很低 -  包是基于内置模块封装出来的,提供了更高级、更方便的 
API,极大的提高了开发效率 -  包和内置模块之间的关系,类似于 
jQuery和 浏览器内置API之间的关系 
9.4 从哪里下载包
在学习和以后的实际开发中,下载包,都是从 npm 这个网站下载
9.5 如何下载包
下载包使用
npm,全名叫做Node Package Manager(简称npm包管理工具),这个包管理工具随着Node.js的安装包一起被安装到了用户的电脑上。可以在终端中执行
npm -v命令,来查看自己电脑上所安装的npm包管理工具的版本号
   
10.  npm 初体验
10.1 格式化时间的传统做法
// 格式化时间方法.js  | 
// 对时间进行格式化.js  | 
10.2 使用第三方包对时间进行格式化
10.2.1 实现思路分析
使用
npm包管理工具,在项目中安装格式化时间的包moment使用
require()导入格式化时间的包参考
moment的官方API文档对时间进行格式化// 1.moment
const moment = require('moment')
// 2.参考 moment 官方 API 文档,调用对应的方法,对时间进行格式化
// 2.1 调用 moment() 方法,得到当前的事件
// 2.2 针对当前的时间,调用 format() 方法,按照指定的格式进行时间的格式化
const dt = moment().format('YYYY-MM-DD HH:mm:ss')
console.log(dt)
10.2.3   npm install 命令安装包
- 如果想在项目中安装指定名称的包,需要运行如下的命令
 
npm install 包的完整名称  | 
- 上述的装包命令,可以简写成如下格式
 
npm i 包的完整名称  | 
npm uninstall 包的完整名称
10.2.4  moment 对时间格式化
// 1.moment  | 
10.3  node_modules 和 pageage-lock.json 的作用
初次装包完成后,在项目文件夹下多一个叫做 node_modules 的文件夹和 package-lock.json 的配置文件,他们的作用是:
-  
node_modules文件夹用来存放所有已安装到项目中的包。require()导入第三方包时,就是从这个目录中查找并加载包 -  
package-lock.json配置文件用来记录node_modules目录下的每一个包的下载信息,例如包的名字、版本号、下载地址等 
10.4 安装指定版本的包
默认情况下,使用 npm install 命令安装包的时候,会自动安装最新版本的包。如果需要安装指定版本的包,可以在包名之后,通过 @ 符号指定具体的版本,例如:
npm i moment@2.22.2  | 
10.5 包的语义化版本
npm 规定,在项目根目录中,必须提供一个叫做 package.json 的包管理配置文件。用来记录与项目有关的一些配置信息。例如:
- 项目的名称、版本号、描述等
 - 项目中都用到了哪些包
 - 哪些包只在开发期间会用到
 - 那些包在开发和部署时都需要用到
 








